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探讨“文化遗产与共同体” 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召开

弘博网 2023-10-07

2021年10月30日-31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合作举办的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文化遗产与共同体”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文博界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共76人参会发言,线上近5000人次旁听。

大会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主持,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云南大学副校长段红云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主持开幕式,他指出:

本届研讨会以“文化遗产与共同体”为主题,旨在从博物馆人类学视域,观察并分析小至族群、大至国家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通过物、文化遗产,呈现其美美与共的精神与生生不息的力量。此议题期冀将博物馆业务、文化遗产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结合,尽博物馆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绵薄之力,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

我们的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行至第三届,打开了更加具有意义的新的一页。这一页,是写在刚刚落幕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所传递给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领域以新的方向,新的指引之上,也写在国家九部委联和下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前所未有地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博物馆强国,要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样的任务目标,所带给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以新的坐标、新的愿景、新的目的地之上。

自从中国民族博物馆在2017年首次举办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实质性地搭建起了一个全国规模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发布和研讨平台,历经六年,通过这个平台的推动和引领,中国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已经实质性地开展起来,并且成果丰硕。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在国内博物馆界已具有了标识性的意义,成为中国博物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阵地、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值得信赖的相关理论成果的汇聚平台和成果检验窗口。

她还指出,中国博物馆事业在走过一百多年起伏坎坷的历史以后,在当下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开启博物馆人类学研究,既需要对当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准确把握,更需要增强对世界博物馆发展热点和脉搏的把握,我们需要在感知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宏大愿景和蓝图基础上,对博物馆人类学研究作出规划和安排。

她强调,这个规划和安排,不应当仅仅发自于中国民族博物馆,而应当构建一个更广泛的学术共同体,来共同支撑和推动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的开展。博物馆与大学的合作,是重振博物馆与学院人类学之间纽带的一次尝试;而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构筑,应能够更加强有力地支撑起中国博物馆人类学走向更广阔的未来。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汇聚了众多人类学学者与博物馆实践者、思想者,也事实上凝聚起了一个学术共同体,期待与会者共同为博物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夯筑坚实的路基,并让这条路基能够在承载中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奔跑以至于起飞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出自己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云南大学副校长段红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

云南大学与人类学、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渊源。云南大学新一代学人秉承先辈们学术报国、孕育英才的学术基因,扎根西南边疆,将云南丰富的民族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高地和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重镇。

云南大学按照“学科+馆库”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建设,力争将博物馆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交流、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育人品牌。

他还指出,云南大学与中国民族博物馆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的建设,推进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我国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研讨会首日下午,德国洪堡大学教授麦夏兰(Sharon MacDonald)、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荣休教授迈克尔•罗兰(Michael Rowlands)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潘守永分别做了题为 “如何用民族学藏品打造国家博物馆——来自德国洪堡论坛的思考” “私人博物馆的亲近感”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的主题演讲。


麦夏兰教授
如何用民族学藏品打造国家博物馆——来自德国洪堡论坛的思考

麦夏兰教授提到,国家博物馆提供了一个表现“国族性”(nationness)的机会——塑造和表达一个民族国家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观。她首先对“ethnology”(民族学)和“ethnography”(民族志)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阐释。她分析了民族学收藏背后的多方面动机,认为其中最突出的是一种危机感,即现代性正在吞噬传统的生活方式,亟须在后者彻底消逝之前收集并保留一些痕迹。

她介绍了德国柏林的民族学收藏,以及在德国柏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项目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的背景和历史,并以德国洪堡论坛为例,探讨了民族学遗产在构建民族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对民族学藏品如何与民族国家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观相契合,对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当今民族国家的民族学收藏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迈克尔•罗兰教授
私人博物馆的亲近感

罗兰教授以私人博物馆为对象,对赫兹菲尔德“文化亲昵”这一概念进行了引申,并开启了对民间与公立博物馆关系的思考。他提到中国正在经历博物馆和遗产热潮,而其中民间藏家和藏品的增长引人瞩目。民间藏家往往经济实力雄厚,其收藏属于“威望经济”,带有强烈的爱国动机,并往往受到官方和国家机构的鼓励。他通过安徽茶商回馈乡里、传承当地遗产(保存祠堂、宗庙、组织节庆仪式等);地方学者建立小型石刻博物馆、致力于泉州当地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复兴;以及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立等案例,探讨民间藏家如缘何通过创建博物馆,试图将自己的个人成就和价值,归因于某种家乡情结和归属感。他指出,民间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亲近感”存在于官方与民间,“公”与“私”之间。官方与民间之间的关系,最好通过比较两者分别能够带来的“亲近感”来理解。个人对于地方和家乡的情结可以与更具包容性的、强调“家国情怀”的政治理想并置讨论。


潘守永教授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潘守永教授提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既是学科课题,也是一种主张,艺术与社会学的对话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艺术进入社区,艺术的场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策展与布展也完全超出了美术馆、博物馆的既定路线,在诸多有限条件之下,策展和布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发挥。他指出,乡村振兴必须有艺术的参与,在艺术乡建以及更广义的艺术社区建设,博物馆美术馆或类似机构(或组织)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有价值的作用。无论乡村的传统手艺还是其他具有艺术价值的传统文化,都需要当代艺术和当代价值的“激发”与“激活”。他以翔实的艺术社区和乡村博物馆案例介绍了艺术乡建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参与,探讨了艺术乡建的类型学分析与跨学科属性。他指出,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工作,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普通人的文化(生活方式)需要和精英文化一样受到保护(呵护)。同时,他还强调了当代艺术、新博物馆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九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01
表征共同体:博物馆叙事与认同塑造02
博物馆的未来:展览技术与知识生产的创新与实验03
遗产的回声:文化遗产的实践与表征04
收藏实践的人类学反思05
非遗:展演、活化与可持续

06
多角度叙事:地方与共同体07
无界之物与无界之展08
多层次联结:作为接触地带的博物馆实践09
物的阐释:地方与共同体


云南大学民社院分会场与线上会议并行,围绕博物馆人类学的地方实践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




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共收到200多篇投稿论文,体现了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文化遗产与共同体”这一议题所激发的理论思考的活跃性和思想的丰富性,表明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可以及时回应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并因此而迎来了丰产期。这些论文涉及的论题宽广、视野开阔、对前沿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表明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在用人类学理论观照和指导博物馆实践,以及在博物馆里开展人类学研究——这样两个维度上展开的理论探索,对于当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所具有的充满活力的方法论意义和工具性价值。


来源:中国民族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回顾往期精彩
新展|“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
疫情再反复,多家博物馆临时闭馆
助力展览“走出去”“引进来” 北京博乐德文化中心正式营运
“东西汇融”——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博物馆联合办展实践
“面向未来的儿童博物馆”专场论坛即将举办,这里有免费阅读资料待领取!
“增进文明对话、共塑亚洲未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京开幕
浙江省首期博物馆教育师资培训班在金华举办
当下的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作品?
南越王博物院藏玉璧成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灵感来源
比利时医院研究博物馆参观对疫情压力的缓解作用
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关注“文化遗产与共同体” 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将举办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